站内搜索:
    • 公司:
    • 基准工业设计宁波分公司
    • 联系:
    • 龚玟宾
    • 邮箱:
    • bmid@benchmark-id.com
    • 手机:
    • 13807495700
      13808412765
    • 地址:
    • 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四路北侧众创二路
    • 微信:
本站共被浏览过 7553103 次
用户名:
密    码:
产品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宁波奉化创意产品设计,基准工业设计专注产品结构设计

2025-05-11 09:00:01 6779次浏览

价 格:面议

图标在产品的主要用途时是通过图形识别引导用户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图标的设计性都不是位(更不要提艺术性),而是识别性占位,凡是不具备识别性的图标,设计的再好看,都是失败的图标。 所以在产品设计中,我反而不会把精力放在图标设计上(特别是那些几乎每个产品都会有的功能和框架),因为现行的图标样式已经完全能够让用户做到正确的识别且不会产生交互行为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花心思为同样的含义和交互行为想一套全新的且咋人眼球的图标效果,就是多此一举。还不如好好想下色彩在产品中的运用以及如何选择好的图片和构图。

产品设计的过程更多的情况是将同类异化的过程, 即主观能动地将主体与同类之间产生相应的差异性, 同时这种差异性必须在产品与消费需求对应关系的价值判定中处于优势地位, 方可获得被选择的权利。 因为比较的终目 的是做出选择, 选择的结果就意味着优胜劣汰的竞争。 但产品设计的过程同时还存在将异类同化的过程, 即主观能动地将主体与异类之间产生相应的一致性, 同时这种一致性同样必须在产品与消费需求对应关系的价值判定中处于优势地位, 方可获得被选择的权利。 无论同类异化还是异类同化, 我们的目 的均是如何获得相对恰当且有比较优势差异的对应关系。

所谓的同类比较就是发现比较对象的差异性, 也就是说将同类异化的过程, 如果这种异化超出原有的范围, 就形成了 异类。 反之异类比较实际上是同化的过程, 即寻找共同点, 如果这种过程进入某个范围, 自 然异类就会被转化成同类。 因此, 比较是同化与异化共存的过程, 如果主观在比较之前, 先判定是同类比较, 自 然比较更多的是异化的过程, 如果主观在比较之前, 先判定是异类比较, 自 然比较更多的是同化的过程。 前者比较的结果是发现差异性, 后者则寻找共同性。

当意识到这个周期存在时,你就会发现,不是每一次都要做出90分的方案产品。典型的例子是,验证阶段和成长阶段,在基础功能上的做到60分,核心功能的75分,比基础功能和核心功能上都做到90分,更加合理。 比如验证阶段,也包括成长阶段,有太多不确定性。如果把一个功能更做到80分,可能上线没人用(直到产品上线,你其实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或者公司业务定位调整了,弃用了这个功能。

被浏览过 7553103 次    版权所有:基准工业设计宁波分公司(ID:11281246) 胡俊芝

11

回到顶部